旨在打造装修一站式服务,为用户更好的提供最有效的装修信息。为用户着想,做用户的装修管家。
对于家庭装修来说,水电改造一直是许多业主最为头痛的问题,有时候,即使付出了上万元甚至几万元的水电增项款,可还是得不到让人满意的水电改造质量。
因为水电路改造的核心问题有很多,一篇文章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为此,小编整理了其中9个比较关键的问题,也是业主经常问我的问题,但愿大家搞清楚以后,再黑心的装修公司也坑不了你。
家装电路有两种设置方法:一种是按照房间来设置,如客厅回路、卧室回路、厨房回路等;另一种是按照使用功能来设置,如照明回路、插座回路、空调回路、电地暖回路等;也能够准确的通过用电情况,将两种方法混合使用。但无论采用哪种回路设置方法,哪一条回路控制哪些用电器具必须明确,另外,大功率电器必须设置专用回路,如柜机空调、即热式电热水器等。
以一个3室2厅2卫的户型为例,小编个人建议的回路方案为:1-2个卫生间回路(主卫、公卫,如无电热水水器1个即可)、1-2个厨房回路(如功率太大,比如有蒸箱烤箱要单独走1个回路)、1个普通插座回路、2-3个空调回路(柜机单独1个回路,其它3部空调2个即可)、1个照明回路,上面共计6-9个回路,如果有中央空调、新风系统、电地暖等设备,需要单独回路。
先说“横平竖直”,个人建议横平竖直,不要听信很多专家说没必要之类的,你去看看大的装修公司有谁家不是横平竖直的?难道别人都是傻子吗?原因很简单,横平竖直更规范,能够便于业主和监理及时有效地发现问题,尤其是墙面,必须横平竖直,否则你后期安装五金件、热水器、壁柜、或者挂件等的时候,很容易打穿线管的。
再说说“走顶不走地”,厨卫空间水电路走顶的好处大于走地,便于检修,因为如果走地的话,万一漏水了你就需要刨开地砖维修了;另外,在吊顶内部,电管一定要在水管上面,这样更安全。有些时候,水管需要从卫生间穿过客厅或者卧室之类的,如果有吊顶,也建议从吊顶里面走,否则走地的话万一漏水了,把楼下邻居家淹了,你可能还蒙在鼓里呢。
照明线平方是标准,但国标规定要使用2.5平方的,所以我们从来不使用1.5平方的电线,电线这东西宁大勿小;普通插座用2.5平方的电线平方的电线;如果有即热式电热水器漆用6.0平方。许多人总质疑我们用电线超规格,但忽略了“暗埋、穿管根数、工作时候的温度”这几个因素。
国标是要求50cm,但这个标准已经落后了,毕竟现在的拨号上网和模拟电视信号都基本消失了,都是数字信号了,所以影响会小很多,所以就陆陆续续出现了很多的行业标准或者区域标准,有要求30cm,有要求20cm的,有要求15cm的,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装修公司使用的是PVC穿线管,这玩意不能屏蔽辐射,就要求15cm就行,若使用的是镀锌金属管,或者像个人会使用的涂刷镀锌金属管,这个距离是基本能忽略,但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客户产生了质疑,我们仍旧是要求工人按照15cm以上执行了。
不少朋友家里设计交底的时候,说好了要安装双控开关,可是装修结束了,发现这个功能实现不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实际上并不复杂,主要是设计师、工人、监理这三者之间没有配合好,建议业主也看一下底盒里的电线根数就行了,常规的单开单控开关里面就有两个线,但如果是单开双控,就需要多一根线,也就是三根线。如上图,三开就有三根白线,如果有一开是双控的,那么就要多出一根线来,也就是四根白线、卫生间吊顶预留几根电线?
所以,小编的建议是,水电改造前,尽量在网上看好浴霸,否则,假如你真买了遥控的,电工给你预留的开关就白费了,还需要装一个白板,看着多丑啊。
水路验收的关键点是什么呢?说点容易判断的吧:一是外观一定要横平竖直,否则拐来拐去的影响水流速度啊;二是水管子要安装的很扎实,用手摇晃一下,看看管子活动不活动,尤其是吊顶里面的水管。最后要说的水路验收关键点就是一定要进行打压试验!打压试验!打压试验!(敲黑板,重要的话说三遍)。
打压试验升至规定试验压力(一般为8个压)后,停止加压,观察接头部位是不是有渗水现象, 稳压后,要逐个检查接头、内丝接头,堵头都不能有渗水,半内的压力降不超过0.05MPa为合格。
不少业主会忽略这一点,但这个真的是太重要了,建议业主即使没时间在现场,也要通过视频让工人展示给自己看,最起码要通过照片展示给自己看,验收前打压泵的读数,验收后打压泵的读数,自己都要看一眼,你这么做,说明你认真,你认真的话,工人也会认真。
说实话,我们在这方面要求的很低,我去工地检查现场都从来不带打压泵,为什么?因为个人会使用的某品牌(为避免广告之嫌)的水管,是由厂家负责过来打压试验的,而且还要给业主提供50年的质量保证,所以,即使不合格,没关系,厂家你来负责,所以,厂家在这方面比我还负责呢。
按照规范,管内导线总截面面积要小于保护管截面面积的40%,按照经验值,如果是16的线的线根,但多数大的装修公司包括我们在内,都统一要求不能超过4根。各位业主也可以看一下自己家的工地,这个非常容易判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