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Microplastics, MP)作为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微塑料的检测与分析不仅需要识别和表征这些颗粒,还必须有效地从复杂的环境样品中分离和提取它们。沉积物样品中微塑料的提取是研究中的一个主要挑战,因其需要从大量的沉积物中分离出微量的微塑料颗粒。本文将详细探讨几种用于微塑料隔离和提取的便携式设备,展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和局限性。
在微塑料研究中,已有多种方法被用于从沉积物样品中提取微塑料。这一些方法包括目视分选、过滤、筛分、密度分离、洗脱、浮选、化学消解、静电行为和磁萃取等。其中,密度分离法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非常适合于从沉积物或沙子中提取微塑料。
密度分离过程中通常使用玻璃烧杯,但由于微塑料容易粘附在玻璃壁上,往往需要多次重复该过程。未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们开发了多种改进装置,例如带有截止阀的倒置漏斗形微塑料分离器(MPSS)。然而,这些装置往往体积庞大且不便于携带,不适合现场操作。
在便携式微塑料提取设备的开发方面,Nakajima等人设计了一种基于即兴Utermöhl腔的小型玻璃分离器。这种设备没有阀门,便于清洁和携带,能够迅速从沉积物中分离微塑料。实验根据结果得出,该便携式设备对各种尺寸、聚合物类型和沉积物类型的微塑料都有很高的回收率(94-98%)。
这种便携式玻璃分离器的设计简洁,使用起来更便捷,很适合现场操作。其主要优点是能够有实际效果的减少微塑料在设备壁上的粘附现象,提高了提取效率。此外,该设备的轻便性和易清洁性使其在多种环境条件下的应用成为可能。
Coppock等人开发了一种单步沉积物-微塑料分离(SMI)装置,用于从各种沉积物类型中提取微塑料。SMI装置由简单的PVC管道和一个球阀组成,重量仅为1.5公斤,其尺寸约为130(宽)×130(深)×380毫米。这种手持式设备能在氯化锌辅助漂浮介质中分离出约95.8%的微塑料。
即使在测试真实世界的样品时,SMI装置也能给出可重复的结果。例如,对于细粉砂/粘土沉积物和粗砂样品,该装置均表现出了良好的分离效果。该便携式仪器结构紧密相连,易于携带,并且价格低,适合大规模普及应用。
Chen等人设计并优化了一种微塑料集中器(MPC),用于同时富集和去除微塑料。MPC能够从海水样品和聚丙烯食品容器提取物中回收超过90%的微塑料,并在以前通过过滤方法实现的范围内获得了环境海底样品的微塑料计数。
此外,MPC通过引入反馈回路将微塑料浓缩到输出端的最小体积,从而有效地纯化了样品。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微塑料的提取效率,还简化了后续的分析步骤。MPC的便携性和高效性使其成为现场微塑料提取的理想选择。
便携式设备在微塑料隔离和提取中的应用展示了其巨大的潜力和优势。然而,这些设备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便携式设备在微塑料隔离和提取中的应用前景广阔。随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这些设备在灵敏度、准确性和适用性方面将逐步的提升。未来,结合AI和物联网技术,便携式设备有望实现更智能化、自动化的微塑料提取。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