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古路与蒲方路是方庄地区最热闹的地段,两路交会于方庄环岛,这里成了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以及地标。然而每年一到汛期,周边的居民就发愁,方庄环岛周边道路的排水系统不完善,一遇短时间强降雨,路就成了河。“逢雨必淹”给大家的通行带来不便。去年汛期,北京日报客户端报道有关问题后,属地联合有关部门做了整改。考虑到整改措施仍是临时性的,今年,方庄街道结合商圈改造升级的项目,加强完善了环岛周边道路的排水系统。北京正经历持续性强降水,新的排水系统能扛住这雨考验吗?7月31日,记者前往现场探访。
方庄环岛下设地下通道,方便行人过街,在过去几年里,每逢大雨积水就往地下通道里灌。居民反映,虽然地下通道里有雨箅子,但是雨量较大的时候“吸收消化”能力明显不足。7月31日晚,记者来到方庄环岛,发现环岛四角通向便道的地面上有了新的雨箅子,环岛东南角是周边地势最低的地方,这里更是增加了“四箅连排”的设计。
虽然雨量较大,但方庄环岛周边道路并未出现非常明显积水。18名属地街道防汛专班的工作人员24小时轮班盯守,随时监测周边的积水情况。工作人员说,目前方庄环岛排水系统的改造已完成,桥周边的便道上都已铺设排水管,总长度超过200米,积水会从这些排水管直接排入市政主管线。
据属地街道统计,2022年反映方庄环岛积水问题的投诉超过20件。属地在现场踏勘情况时发现,地下通道入口地势较低是导致雨水漫灌的关键原因。市政路桥管理养护集团将该处地下通道列入了易积水重点通道。2022年6月,方庄环岛地下通道迎来了改造,通道入口加高了台阶,这等于给地下通道入口加了个“门槛”,雨水灌入地下通道的问题解决了。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汛期来临,积水虽然进不了地下通道,周边的道路却遭了殃。因为道路排水系统不完善,积水无处可流,赶上大雨,行人得蹚着三四十厘米深的水艰难前行,骑车的人就像骑上了脚踏船。
当年8月,方庄环岛地下通道迎来了第二次改造。排水还要雨箅子,而雨箅子只在地下通道里有。属地街道多次与相关各方研究,找到了新的处理方法:沿着地下通道台阶的两侧,实施工程人员安装了导雨的管道,管道跨过了最初砌在地下通道入口的台阶,然后衔接到地下通道的雨箅子上。如此一来,积水不会直接灌进地下通道,而是顺着管子引流到雨箅子里,这个方案终于解决了积水问题。
今年刚入汛时,居民发现“白管子”消失不见了。“这要是下大雨又会积水吧?”大家不禁又担心起来。7月30日开始,本市迎来持续性强降雨,但是方庄环岛周边路段没有再出现严重积水,居民这才松了口气。原来,今年方庄环岛正在进行一项大工程,其中就包括完善排水系统,“白管子”作为过去的临时性措施已经被新的排水系统彻底取代了。工作人员和记者说,去年汛期时他们发现,如果雨量较大,方庄环岛周边道路和地下通道还是会有积水的情况,用水泵抽、用沙袋堵仍是免不了的应急手段,“必须有个釜底抽薪的办法。”
历时半年,前后踏勘17次,更改设计的具体方案5次,返工2次,这一串数字浓缩了半年来方庄环岛排水系统改造的艰辛。在寻找彻底改善积水问题的办法时,北京市商务局早前印发的《北京市商业服务业商圈改造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商圈改造提升的同时解决百姓难题,成为属地重要的工作思路。
今年4月,属地街道联合丰台区应急管理局、丰台区水务局、北京排水集团等多个部门会商,研究排水系统的改造方案。根据前期勘察的结果,方庄环岛的东南角是地势最低的地方,同时也是积水最严重的地方,于是初步确定了在方庄环岛东南角地下挖建集水井,并加装抽水泵向市政主管道引流的方案。但是今年5月即将动工时各方发现,原规划水泵的位置与地铁线路交叠,挖掘施工可能会影响地铁安全。施工第一次被叫停了。
经各方反复研究,决定去掉水泵设计,改为集水井加导水管线。施工开始不久,问题又来了,还是出在方庄环岛东南角。排水集团工作人员和记者说,原计划导水管线应该是沿蒲方路南侧向东铺设,但是挖了没多久就发现,这条路又和地下的燃气管线交叠了。施工第二次被叫停了。导水管线往东接不通,只好往南接,工作人员说,改造依托自然排水,是非常依赖地势的,但是这里的地势恰恰是南高北低,所以施工就得精准测算,既要保证新铺的管线能够顺流,又不能比市政主管线低造成返水。
“跟过去比起来,改善真是特别明显。”积水情况的改善沿街商户们最有体会。一家餐饮企业的工作人员和记者说,过去雨量特别大的时候,店门前尽管有台阶,积水还是会漫到店里去。这几天雨势虽然很大,却没有太多积水。“7月30日中午的时候这里的雨最大,积水最多的时候,也就将将没过脚面,没多久就消退了。”
“尽管居民、商户都说有改善,但对我们街道来说,改造的结果还不能说完美。”属地街道工作人员说,虽然这几天“雨大时长”是客观原因,但既然还有部分区域积水没过脚面的情况,他们就还得继续找原因,“我们打算这场雨后马上和排水集团继续研究解决办法,现在初步计划是在方庄环岛东侧的蒲方路南侧,再加一组或多组雨箅子,让积水提前分流汇入排水管线,避免积水都‘攒’到一起去。雨再大,居民从这里走的时候不湿鞋袜,这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本报记者 景一鸣
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